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行管学院团支部青年志愿服务者们满怀热忱,共赴山东科技大学幼儿园开启了一场趣味盎然的“惜粮护粮”宣讲之旅。让“节约粮食”从“抽象口号”变成“萌娃日常”。在童趣满满的课堂里,志愿者们通过绘本故事、互动游戏,带孩子们读懂每一粒米的“成长故事”,让“光盘行动”的种子在萌娃心间生根发芽,让“节约光荣,浪费可耻”的理念在童真世界里绽放文明之花。


识粮·解锁“粮食宝宝”的成长之旅。
活动前,我们主动和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,从“孩子们平时剩饭多不多”到“他们喜欢什么游戏”,最终确定了“创新形式”的合作方向。把每个环节都嵌入游戏化设计,让“教育”悄悄变成一种新形式的“玩闹”。
志愿者孙俪同学用轻柔的话语起头“小朋友,平时有没有好好吃饭,平时剩饭多不多呀,你们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吗?”,随后以动画片《小稻子的奇妙旅行》为引,带领孩子们跟随稻种钻进泥土、冲破稻壳,在帧帧画面里读懂农民伯伯的汗水密码。直观传递“粮食来之不易”的核心信息


躬行·争当“光盘小达人”。
实践体验环节聚焦“感知珍惜”,李宇欣、王禹璇等同学带来《我是光盘小达人》实践游戏。将彩色纸团模拟为“散落的粮食”,分散在教室、活动区的角落。在志愿者讲解“保护粮食不浪费”的规则后,孩子们化身“小卫士”,志愿者们在旁轻声鼓励,孩子们专注地“抢收”每一粒“粮食”,有序开展捡拾行动:有的弯腰捡拾桌下纸团,有的合作清理绘本架旁“粮食”,最终将所有“粮食”分类收纳至指定容器。活动后,幼儿主动分享感受,“捡纸团要蹲很久,农民种粮食肯定更辛苦”,通过亲身体验深化对“节约”的理解。”在欢乐的游戏中,悄然懂得了“不浪费每一粒米”的道理

实践·我是“光盘小达人”。
创意表达环节以“我心中的珍惜”为主题,孩子们拿起彩笔,在画纸上描绘“我最喜欢的食物”----有的画出“满满一碗不剩下的米饭”,有的绘制“餐桌上的蔬菜和鱼”,部分幼儿还在画作旁用简单符号标注“不浪费”“吃完”。志愿者们耐心陪伴,帮年纪小的孩子勾勒线条,还引导他们说出“我要把它吃完”的承诺。志愿者们将幼儿作品整理成“惜粮主题墙”,展示在班级显眼位置,既成为幼儿表达理念的平台,也让节约意识融入日常环境。活动尾声,孩子们指着自己的作品向小伙伴介绍,小小的画作里,满是对粮食的珍惜与热爱。


收获·小行践大责。
活动结束时,孩子们拉着志愿者的手不愿分开,志愿者们则与孩子们一起站在合影,定格下这段充满意义的秋日时光。本次活动不仅让“节约粮食”的种子在幼儿心中萌芽,更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传统美德的认知。收获的远不止志愿服务的经历,而是让我们真切体会到“公益不是单向付出”,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,让我们对“责任”与“传承”有了更鲜活的理解。我们从“课堂学习者”到“公益实践者”的身份转变,也让我们明白:青年的担当从不是空喊的口号,而是能蹲下身倾听童真的耐心,是能在影响他人的同时反哺自我的清醒。


这场活动就像一粒种子,既在孩子们心中长出了珍惜粮食的嫩芽,也在我们的青春里扎下了“以小行动践行大责任”的根脉。未来,我们会带着这些经验,把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做得更“有意思”,在服务社会的路上继续发光!